4月上旬,最低收購價稻谷和地儲稻谷大規模投放市場,受需求疲軟影響,政策性稻谷成交量偏低。現貨市場“秈弱粳強”行情持續,粳稻市場,新稻糧源供應偏緊,米廠庫存處于低位,地方儲備投放力度小,局部存在供應偏緊狀態,粳稻價格偏強運行;秈稻市場,政策性儲備稻谷投放量增加,進口大米持續流入,秈稻市場供應充足,再加上大米消費疲軟,庫存高企及天氣轉暖導致存儲成本上升,秈稻價格承壓下行。大米市場需求疲軟態勢明顯,消化進度難見加快,米企間歇性開機,短期觀望氛圍濃厚,預計米價繼續穩中偏弱運行。據農業氣象監測,截至4月8日,江南早稻處于播種至出苗期、部分地區進入三葉期,華南大部處于三葉至移栽返青期、局部進入分蘗期,海南處于拔節至孕穗抽穗期。西南地區東部和南部一季稻處于播種至出苗期,云南西南部已移栽。本周南方早稻主產省氣溫整體偏低,降雨量偏多,不利于稻谷秧苗生長。目前,廣東1300多萬畝早稻插秧已經過半;安徽、湖南和江西早稻進入全面育秧階段。4月8日進行的第二次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,累計投放2020年至2022年產稻谷62.9萬噸,實際成交0.9萬噸,成交率1.4%,成交均價2590元/噸。分品種看,早秈稻投放2.8萬噸,結果全部流拍;中晚秈稻投放30.1萬噸,實際成交0.5萬噸,成交率1.7%,成交均價2590元/噸,全部為安徽省糧源;粳稻投放30萬噸,實際成交0.4萬噸,成交率1.3%,成交均價2590元/噸,全部為黑龍江省糧源。江西省、河南省和湖南省投放全部流拍。綜合統計,截至4月8日,2025年最低收購價稻谷累計投放125.9萬噸,實際成交1.6萬噸,成交率1.3%,成交均價2605元/噸,周度成交量持續低位徘徊。當前稻谷市場供需寬松,下游消費疲軟,市場主體參與拍賣更加謹慎,導致拍賣行情趨弱運行。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消息稱,4月15日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計劃投放2020年至2022年產稻谷62.5萬噸。分品種看,早秈稻2.5萬噸,中晚秈稻30萬噸,粳稻30萬噸;分年份看,2020年產17.8萬噸,2021年產29.5萬噸,2022年產15.1萬噸;分省份看,黑龍江省30萬噸,河南省18萬噸,安徽省9萬噸,江西省5.5萬噸。4月上旬,政策性稻谷投放量大幅增加,南方秈稻市場供應寬松加劇,價格穩中趨弱運行。東北粳稻市場政策性稻谷投放力度小,糧源供需區域性趨緊,提振現貨價格穩中有漲。分省看,截至4月10日,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:江西宜春2540元/噸,周環比下跌70元/噸;安徽六安2500元/噸,湖北荊州2680元/噸,廣東清遠2800元/噸,均持平。普通粳稻收購價:吉林白城2850元/噸,周環比上漲10元/噸;江蘇鹽城2900元/噸,上漲20元/噸;遼寧盤錦2900元/噸,安徽巢湖2900元/噸,黑龍江雞西2720元/噸,均持平。大米市場需求清淡,價格持續穩中下行。據監測,截至4月10日,早秈米批發價:廣州3760元/噸,福州3750元/噸,均與上周持平。中晚秈米批發價:南昌3630元/噸,周環比下跌40元/噸;長沙3680元/噸,廣州3930元/噸,福州4150元/噸,均持平。圓粒粳米批發價:建三江地區3640元/噸,周環比下跌40元/噸;天津3850元/噸,淮安4000元/噸,上海4030元/噸,均持平。廣州地區進口泰國米批發價3800元/噸,進口越南米批發價3700元/噸,周環比均下跌50元/噸。
(來源:糧油市場報)